学科名称:
农业推广—园艺
学科代码:
095102
授予学位: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专职、兼职导师共有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本专业科研基础厚重,在蔬菜生物技术与资源创新、设施园艺与无土栽培、果树栽培生理和节水灌溉原理与技术等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和省科技管理部门的资助,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十余项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二、培养目标
1.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三个学科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能力。主要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电竞牛app的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及良好心理素质。
三、主要研究方向
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方向包括:
蔬菜学、果树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2.5年,最多延长1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0.75-1年,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主要在企业完成。园艺领域的校外实践研究单位可以选择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等市内外的果树、蔬菜、花卉基地及学院建设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12个月。
2.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是第一导师,对培养质量全程负责,鼓励由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全日制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主要突出对园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的特点。教学内容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课程分为公共课、领域主干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学习期限内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园艺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包括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成绩不计入总学分。课程设置见表。
全日制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备注 |
公共课 |
SZ0001X01 |
外国语(英语) |
120 |
3 |
1~2 |
研究生部 |
必修 |
SZ0001X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研究生部 |
必修 |
SZ0001X03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1 |
研究生部 |
必修 |
SZ0130X01 |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
32 |
2 |
1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0X02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
32 |
2 |
1 |
农学院 |
必修 |
领域 主干课 |
SZ0134X11 |
园艺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 |
32 |
2 |
1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4X12 |
园艺植物生理与栽培学 |
32 |
2 |
1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4X13 |
园艺生产资料与产品营销 |
32 |
2 |
1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4X14 |
园艺植物导论 |
16 |
1 |
1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4X15 |
园艺产业案例分析 |
16 |
1 |
1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4X16 |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 |
16 |
1 |
1 |
农学院 |
必修 |
选修课 |
SZ0134F23 |
园艺专题讨论 |
16 |
1 |
2 |
农学院 |
选修, 课程门数不限,6-8学分。 |
SZ0134F24 |
设施园艺工程技术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25 |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26 |
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营销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27 |
设施园艺学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28 |
园艺植物资源与保护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29 |
种子工程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30 |
观赏园艺学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31 |
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技术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134F32 |
园艺植物保护学 |
16 |
1 |
2 |
农学院 |
SZ0001F02 |
体育课 |
16 |
|
2 |
公体部 |
必修 |
必修 环节
|
SZ0130F04 |
开题报告 |
|
1 |
3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0F05 |
实践研究 |
|
6 |
1~5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0F06 |
学术活动 |
|
2 |
1~5 |
农学院 |
必修 |
SZ0130F03 |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
|
1 |
1 |
农学院 |
必修 |
七、中期考核
全日制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期中以前完成中期考核,由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审查,形成结论性书面意见。结论意见填入中期检查表,讨论记录存档。
八、学位论文
1.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农业推广实际,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推广专业相应领域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
2.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项目策划书、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等。
3. 选题审查
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应包括: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选题的创新性、实用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选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等。
由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没有通过选题报告论证者,可以继续准备,半年后重新提出申请,接受审查,直至通过。学习期限相应顺延。
4. 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河北工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